2012年7月16日

[耶穌你的全勝的愛] 挽救18世紀英國脫離流血革命的推手 衛斯理兄弟-詩歌209

詩歌時代:第三時期(1670~1790)│分類:聖靈的豐滿

從得救到得勝-一個使英國倖免於流血革命的偉大力量
18世紀是個流血革命的時代。美國獨立運動於1775年爆發,1789年法國大革命更加波濤洶湧,將人民渴望自由、平等的能量在西方世界中釋放出來。

在當時,英國社會的情況其實一點也沒有比美國、法國更好。工業革命下的英國,所面對的是極度貧富不均、道德敗壞,與社會結構劇烈的動盪。18世紀中葉的倫敦,勞工階層普遍依靠酗酒紓解痛苦,短短20年內,倫敦酒的消耗量劇增了3倍,平均6間房子就有一間是酒吧。人民的憤怒和痛苦已走到臨界點;整體看來,似乎所有的現象都指向一個暴動、革命的開端。

但,革命沒有發生,為什麼呢?

許多歷史學者的觀點趨向一致:由3位基督徒在18世紀中所領導的變革,颳起英國的屬靈旋風,大幅度改變了社會風氣,挽救了在頹喪邊緣的英國脫離流血、暴力的結局。他們三位是誰呢?
  • 約翰衛斯理(John Wesley, 1703-91):一生旅行佈道25萬英哩,講道超過4萬2千次;演說時重邏輯、理性,營造出說服力極強的講道風格。約翰的出現,有如新約時代初期的施浸者約翰,勇敢指出英國是個道德淪喪、背叛神的國家,號召全國悔改歸向神。但約翰最讓後人稱道的,是他組織、管理的能力,使得他們兄弟所創辦的循道會至今在全球擁有超過4,000萬的基督徒。
  • 喬治懷特腓(George Whitefield, 1714-70):由衛斯理兄弟傳福音帶得救的講道天才。他激情、生動、感染力極強的講台藝術和約翰的知性風格相輔相成。據說他傳道時,常因千萬失喪的靈魂而痛哭流涕。根據推動美國獨立運動,同時也身為科學家的富蘭克林(Benjamin Franklin)的研究,懷特腓的聲音在開放空間,不靠揚聲器的情況下,可以讓2萬人聽得清清楚楚。
  • 查理衛斯理(Charles Wesley, 1707-88):約翰衛斯理的弟弟。哥哥以佈道知名、弟弟以寫詩傳世。查理一生寫詩超過7200首,他的詩歌是點起英國復興烈燄的強力催化劑,加倍加強哥哥約翰與懷特腓話語的能力,使整個復興成了一個絢爛、美麗的見證。
追根究柢,他們三位弟兄所傳的福音之所以能扭轉了當代社會的道德水平,是因為這福音不僅是200年前宗教改革時代馬丁路德(Martin Luther,1483-1546)所傳「因信稱義、因信得救」的福音;他們所傳的,更跨越了一大步,是「因信成聖、因信得勝」的福音。因著他們的疾聲呼籲,廣大的群眾脫離了黑暗罪惡的生活,活出聖別、與主相配的生活。
典型18世紀工業革命,童工被迫超時在製酒工廠工作的慘況
以推動社會福利聞名的YMCA、致力於醫護的紅十字會,與南丁格爾護士工作的興起,都和這三位弟兄的福音工作脫不了關係。《走天路的教會》作者博饒本(Edmund Hamer Broadbent)這樣描述:
這些充滿活力的團體的成立與成長,最大的成果是在人心中所產生的深刻影響,改變了全英國及美洲的人民的德性和風尚,喚醒了許多人起來尋求公義,摒除惡習,解救受困苦和壓迫的人,形成了一股推動社會更新的力量,促成更合理的司法制度、實行信仰自由、鼓吹解放奴隸、改善監獄的情況、推動海外佈道的工作,連國立教會本身也蒙受益處,信徒開始熱心傳道,以往歪風陋習,一掃而空。(P. 255)

約翰衛斯理的露天佈道,使遠近四方、各個階層的人都有機會接觸福音
爆炸性增長的關鍵-露天佈道(Field/Street Preaching)
露天佈道是引爆福音烈燄的關鍵要素。它興起的原因看似十分偶然,但從屬靈的眼光來看,真是神主宰之手的安排。

18世紀的英國國教早已決口不提「因信稱義」的真理。所以當衛斯理兄弟和懷特腓在信息中提起因信得救,甚至因信得勝、聖潔的真理時,一間又一間的教會關起了門,拒絕讓他們講道。

在困於無處講道的窘境時,約翰衛斯理第一次從好友懷特腓的口中聽見「露天佈道」這個名詞。當懷特腓興奮的分享美國露天佈道的經驗時,約翰的眼神流露著懷疑。約翰是個紳士,習慣於優雅的禮儀和規範,後來他在文獻中也承認:「我不稀奇撒旦魔鬼痛恨露天佈道,因為我也不愛;我喜歡寬敞、便利的房間、椅子上鬆軟的靠背扶手與體面的講道臺」(註)

直到衛斯理兄弟有一天親眼見識到露天佈道的魅力:空曠的野地上,數千飢渴的人們悄聲齊聚,渴慕聽見神福音的真理。衛斯理兄弟心裡想:『有哪個教堂能容納數千人呢?』其實露天佈道的「傳統」是主耶穌開啟的,祂在馬太福音5章所傳國度福音的9福,就是在寬闊的山上、散聚的人潮中分享的。懷特腓也提醒衛斯理兄弟,主乃是吩咐我們要從「路上和籬笆」(路加福音 14:23)去勉強人來聽福音。

The Whole World is My Parish
約翰所說的名言:『The whole world is my parish.』(整個世界都是我牧養的範圍)捕捉了露天佈道豪氣奔放、無遠弗屆的精神。

其實,在當時英國急遽工商業化、城市發展迅速的社會環境下,露天佈道的確是唯一的路。若沒有露天佈道,福音便無法接觸到如此廣大的人群,深入各個角落,影響不論高、中,特別是低下階層的心靈。

在廣場與曠野中、在礦坑與街頭前、在市場與階梯上,他們三人不顧危險,放膽投入未知的鄉野人群裡;他們永遠不知道下一個遇見之人的態度是歡迎還是攻擊。查理衛斯理常說,那些露天佈道的日子,真是像使徒保羅在以弗所和野獸戰鬥一樣(哥林多前書15:32)

數十年的時間,他們旅行傳道,深入英國各大城鎮。有一次,查理在Sheffield Stone聚會,四圍聚滿了向他怒吼、打算用石頭砸死他的人,他平靜的說:『我需要到外面面對這些人。』下一刻,他推開門走上街頭,石頭紛紛的砸落在他身上,甚至有一位軍官拔出劍來,在他面前咆哮恐嚇;憑著神的靈,他絲毫不畏懼,反而解開他的上衣,以胸膛迎向利刃,直到軍官畏懼收劍,人們一一離開。

或許從批評者口中吐露出的讚美,才是最珍貴寫實的評論。Gentleman's Magazine,一份約翰生前不斷攻擊他的雜誌,在他死後卻為他寫了一段訃聞,讚揚他「把規範、道德、信仰帶給最低階層的人,無知的人受到教育;邪惡的得以歸正;被遺棄的得挽救回來」

但願聖火今在我心,就已發旺不休
《詩歌》209「耶穌你的全勝的愛」賞析聆聽詩歌
查理衛斯理的詩歌中,對於主愛的著墨非常豐富,詞彙也非常傳神,比方說:
  • "Love divine"-神聖之愛(《詩歌》274)
  • "Pure unbounded love"-純全的愛
  • "Infinite love"-無限之愛
  • "Everlasting love"-永遠的愛
  • "Redeeming love"-救贖之愛
  • "My Lord my love"-我主我愛
  • "Glorious love"-榮耀之愛
  • "O, unexampled love"-無比的愛
  • "The heart-renewing love"-更新之愛
  • "Lover of my soul"-我魂的愛人(《詩歌》729)
  • "Amazing love"-驚人之愛(《詩歌》234)
而在《詩歌》209首中,查理描述這愛是"All-Victorious love"-全勝的愛。這首可以說是查理衛斯理最具代表性的詩歌之一,完全符合衛斯理兄弟一生職事的核心-成聖與得勝。全詩共5節,一層一層深入人心;因為聖靈的火不滿足於僅僅得救,更要讓主這「全勝的愛」(1節首句),使屬祂的人「全心成愛」(5節末句)
1節-點出這愛是「全勝」的
耶穌,你的全勝的愛,已經澆灌我心,
我心就不再會搖擺,就能生根於神。
在基督徒的經歷中,要感覺到聖靈的充滿,似乎比較抽象,但若說到感受到神的愛,心中充滿溫熱的經歷,是比較實際的。其實經歷聖靈的一個證明,就是經歷到神的愛,如羅馬書5:5:「神的愛已經藉著所賜給我們的聖靈,澆灌在我們心裡。」

當我們得救時,聖靈把我們裡外包圍,如影隨形,使我們被神的愛充滿。這愛也是「全勝」的,因為沒有什麼「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」(羅馬書8:35),祂的愛勝過萬有,「這愛,眾水不能熄滅,洪水也不能淹沒」(雅歌8:7)
2節-第一層:勝過卑情下品,摸到外面的愛好與品味
但願聖火今在我心,就已發旺不休;
燒掉所有卑情下品,並使高山鎔流。
查理衛斯理在2節所說的「聖火」,其實是一個人-「我來要把火丟在地上,若是已經著起來,那是我所願意的。...我是何等的困迫!」(路加福音12:49-50)主自己就是這火,具有飽滿屬靈生命的衝力,祂願意並渴慕,這火在我們心中著起來!

從第2節開始,詩人帶我們看見這「全勝的愛」勝過了哪些事物、燒去了哪些不屬於神的事物。

首先,這愛勝過了「卑情下品」,這是使人無法親近主的第一要素。它們如同高山,專橫的矗立在神與人中間。因此查理說,聖靈的烈火要燒垮高山、燒去所有阻隔,讓這愛暢通無阻。
3節-第二層:勝過罪,摸到裡面的悖逆
你曾賜下祭壇火炭,求你燒掉我罪;
我向焚燒的靈呼喊,主靈,滿我心內。
罪,與神公義、聖別的性情相違背、相牴觸。我們恨惡罪,因為神先恨惡;查理向焚燒的靈呼喊,懇求聖靈將罪燒絕,將一切神與人之間的絕緣體清除淨盡。
4節-第三層:勝過舊造,摸到整個人,並使全人聖潔
我心要接鍛鍊的火,將我舊造燒絕;
散佈生命在每角落,並使全人聖潔。
聖火不滿意於燒去外面的「卑情下品」和意念中的「罪」,火焰緊接著要吞噬的,是我們的整個人,我們的「舊造」,因為祂是完全的神,祂也盼望有祂生命的我們也能如祂一般完全:「且願和平的神,親自全然聖別你們,又願你們的靈、與魂、與身子...得以完全,無可指摘。」(帖前 5:23)
5節-第四層:勝過搖動的心,並使全心成愛
搖動的心求你扶掖,使牠變成堅崖;
基督成為我的世界,我的全心成愛。
烈燄最後的目標,是全人最深處的「心」。

以往,我們的心之所向為世界。根據李常受弟兄《生命的經歷》一書,世界的定義為「一切在人身上代替神而霸佔人的。...一切在神之外的人、事、物,合起來就叫做世界」。

從前,我們的光景是:「人若愛世界,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』(約翰一書2:15)。但聖靈的火要燒到一個程度,使人「愛父,愛世界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」,使昨日的世界成了今日的基督,以致於最後詩人才能說「基督成為我的世界」。

查理衛斯理的詩歌風格
查理衛斯理是英國史上最多產的詩人之一。有人曾計算,他得花50年的時間,堅定持續每天寫10行詩,才能寫出洋洋灑灑7000多首詩歌。

查理衛斯理出產驚人數量的詩作的秘訣,在於無時無刻,隨處隨地,都能寫詩。

當查理一有寫詩的靈感,他會呈現半精神錯亂的樣子,突然無法分辨自己身處何地;近視很深的他,為了第一時間將腦海中稍縱即逝的詩句寫下,他不顧一切的衝向書房,因此常撞倒桌椅,打翻杯盤。

若不小心謬思在他騎馬的時候臨到他,他會飛快騎回家,猛力敲打自家門,口中瘋狂的連喊:「筆和墨汁,給我筆和墨汁!」等到詩平安落地,他才繼續行駛路程。

甚至有一次在他的妻子正努力的生產時,聽見妻兒同聲哭喊的他,突然文思泉湧,衝到書房奮力寫詩!

對衛斯理兄弟而言,詩歌所扮演最重要的功能是傳達聖經的真理,「以詩載道」是他們詩歌最大的特色。文學根底深厚的查理,不會笨拙地將一句一句的經文直接拼湊出詩歌;這也是唱他的詩歌最令人感到興奮的原因,因為常會意外的發現,幾乎每一句都隱藏著聖經的某句經文,好像遊走在通往糖果屋的小徑,每一步都能撿到令人驚喜的麵包屑。《走天路的教會》這麼形容:
詩中的文句,不但詞藻精美,而且都是講述聖經中的主要教訓...衛斯理兄弟倆發現信徒從詩歌中的文字所領受的,比從聖經中直接吸收的更多,因此他們所寫的詩歌,多以教導為目的。(P. 253)
年紀長查理30歲的「英語聖詩之父」以撒華滋(Isaac Watts, 1674-1748)看了青年查理所寫的詩歌後,連連讚嘆:『如果此人早出,我就不必多此一舉了。』後人也用比以撒華滋更高的榮譽尊稱查理為「英語聖詩之王」。

在《詩歌》本中,查理的詩歌共收藏了14首,較具代表性的有:
  • 74首-聽阿天使讚高聲
  • 102首-救主基督已復活
  • 135首-哦願我有千萬舌頭
  • 209首-耶穌你的全勝的愛
  • 311首-主阿求你將我看
  • 729首-耶穌我人的愛人

註:
  1. “It is no marvel that the devil does not love field preaching! Neither do I; I love a commodious room, a soft cushion, a handsome pulpit. But where is my zeal if I do not trample all these underfoot in order to save one more soul?”

參考資料:

從得救到得勝的查理衛斯理-耶穌你的全勝的愛-詩歌209

View more presentations from stef wu

「2000年經典詩歌盛宴」延伸閱讀(依照教會歷史時期分類)
Info:
聽哪千萬聲音雷鳴~ 2000年經典詩歌盛宴是為期1年半的詩歌探索計畫,將2000年來的詩歌歷史分成七大時期,以每兩週一篇的速度,細細挖掘歷史中最具代表性的39位詩人與其39首最具影響力,至今仍在教會中屹立不搖之詩歌背後的故事。

你可以到這裡看我們所完成的部份:聽哪千萬聲音雷鳴~ 2000年經典詩歌盛宴